< 返回新闻公告列表

技术驱动下汽车行业的规则改变,智能座舱蕴藏着哪些新机会?

发布时间:2024-03-18

新能源汽车如今为什么越来越少强调机械性能,而转头关注“冰箱、彩电及豪华沙发”等配置?其实并非是忽视了机械性能的发展,而是性能已普遍达到一定标准。


消费者能用20万元购买到5秒内完成0至100公里加速的车型,10万元左右的车型也能实现7秒级别的加速性能,已经足够满足了大部分需求了。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直接利用电能驱动电动机,无需传统的变速箱和复杂的传动机构。电动机以其高扭矩和快速反应的特性,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输出强大动力,迅速加速。



2017年,蔚来汽车推出了首款型号ES8,宣称其座位是全球首款集合了加热、通风以及按摩三重功能的电动车辆座椅。


随后,小鹏和理想等其他车企也相继发布了搭载先进联网系统的新车,包括智能化的大型显示屏、车辆内部网络连接和语音交互系统等,成为标准配置。


在传统汽车座舱机械时代,整个产业链通常由汽车主机厂控制。主要的座舱产品是由传统Tier 1供应商直接提供给主机厂的,而原材料主要来自上游的Tier 2和Tier 3供应商。


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逻辑,涉及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融合。关键组件包括座舱芯片、HUD、电子后视镜等,辅以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外部传感器,这些是支持ADAS和自动驾驶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


随着汽车业向软件定义的方向转型,车载OS被视为传统车辆迈向智能车的关键一步。


新兴的造车企业如蔚来和小鹏,分别开发了NIOOS和XmartOS,通过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他们在底层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定制开发,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车载系统。

智能座舱第三方软件厂商阵营划分


智能座舱作为产业互联网的关键应用场景之一,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公司的积极参与。


例如,腾讯公司推出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TAI集成了车载版微信、车机导航和位置分享功能。上汽荣威采纳了阿里巴巴基于Linux开发的AliOS斑马智行系统,而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则应用于问界品牌。


汽车智能化的进程促使传统动力系统的变革,使得原有的Tier1技术壁垒被突破。现如今,车辆技术的竞争力转向以技术集成效果为主。在众多智能汽车领域中,智能座舱被普遍看作是比自动驾驶更易于实现商业化的方向之一。


具体产品方面,涉足流媒体后视镜制造的公司包括凌度、贝思特、华阳等;HUD抬头显示技术的供应商涵盖了京东方、水晶光电以及未来黑科技等创业企业;而在驾驶监测系统领域,百度、商汤科技等公司已有深入布局;在语音助手的研发上,科大讯飞、思必驰等人工智能公司展现了显著的研发优势。


在传统汽车企业着手智能化转型之前,新兴力量的产品优势通常归因于其强化的与消费者的静态交互体验。这与初期所提及的趋向于强调乘坐舒适性与娱乐系统,而相对忽视机械驱动性能的策略是一致的。


智能座舱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互动性。例如,蔚来汽车在其Pano Cinema中融合了AR技术作为互动的新途径;小鹏汽车的P5型号与大疆的Mavic 2Pro无人机实现了车载设备之间的互联性,允许用户通过语音命令或者车载大屏来操控无人机。



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则突出了分布式的硬件和软件协同互动能力,它支持人、车以及家庭环境的无缝连接,实现以智能手表控制车辆、共享超级桌面应用,以及多设备间的高效协同工作。


Copyright © 2005-2024 www.intelligentcockpit.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0137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