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公告列表

家电、数码企业龙头“跨界”入局汽车赛道,释放出哪些信号?

发布时间:2024-01-11

汽车,不止于车企链条,目前已蔓延至其他电子行业。


1月9日,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超3000万辆,乘用车累计销售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占汽车销量的35.65%


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众多企业纷纷跨界入局汽车赛道,这其中既包括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也不乏索尼、松下、海信、TCL等家电数码企业的身影,行业激战正酣。


各行业巨头“跨界”入局汽车赛道

海信和TCL推出了面向汽车座舱屏显的产品。其中TCL华星车载智能座舱进行了首发,包括42.7英寸超大尺寸一体屏、5.1英寸AR-HUD、14英寸后座娱乐屏等,带来了多元化车载显示解决新方案。


还有就是索尼、松下等推出了整车产品。索尼旗下新车Afeela与索尼Playstation 5进行关联,利用游戏手柄与车辆进行连接控制,显而易见,与Afeela的智能车机系统联动也绝对不是问题。


智能手机市场饱和和竞争加剧,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如今汽车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也为厂商跨界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点,通过将自身的技术和优势应用到汽车行业中,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这个意义看,家电和数码企业在汽车产业变革中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汽车产业的链条在不断变宽变厚。


传统车企华丽转型

除了家电数码企业之外,传统车企也不甘落后。奔驰、宝马、现代等传统车企在人机互动方面进行了创新,提升了数字化体验。比如奔驰发布了全新的MB.OS车机系统,该系统融入了ai人工智能、更多音视频/游戏等应用程序。而宝马演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打造的全新语音助手。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化身为一位宝马汽车专家,为驾乘人员提供更人性化的帮助,及时解答有关车辆的疑问。


传统车企凭借对车辆和驾驶的理解,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展示了其不凡的潜力。汽车网联网和智能化的趋势下,软件非常重要,但是硬件是基石。特别是对于汽车来说,功能安全是首选。


汽车需要本质性的变革,而不是过度追求“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诚然,这些配置凭借丰富的实用性满足了部分用户的用车需求,但是汽车的革新还是需要在安全层面、驾驶层面多做文章。


芯片企业加速“上车”

芯片企业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芯片企业通过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处理器和传感器等产品,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例如,近期英特尔宣布收购Silicon Mobility SAS,将人工智能效率导入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英特尔表示,这项收购必须取得所有必要的批准。


资料显示,Silicon Mobility是一家IC设计、软件未上市企业,专攻智能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单芯片(SoC),曾在2018年宣布完成1,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背后股东包括创投基金Cipio Partners、Capital-E。


英特尔汽车事业部总经理Jack Weast表示,收购Silicon Mobility符合英特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也满足产业的关键能源管理需求。Weast指出,英特尔正采取整车方式去解决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整个汽车平台上驱动创新AI解决方案将可协助产业过渡至电动汽车。


从以上来看,汽车潮流已经蔓延至其他电子行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车企链条。例如,显示屏企业开始开拓车载屏显市场,数码企业也开始开发座舱系统。


汽车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智能的移动终端。随着智能化浪潮席卷汽车产业,其蕴含的产业机会是巨大的。很显然,在智能化时代,汽车行业将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Copyright © 2005-2025 www.intelligentcockpit.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0137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