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见证了汽车智能化的普及。无论是华为、小鹏还是蔚来等车企,都在推动智能驾驶和座舱技术的迭代升级。低阶智能驾驶和非智能座舱已经成为市场上的少数产品。
然而,这只是开始,车企们下一步的动作将是技术迭代,以提供更有竞争力和性价比的产品。那么,2024年将会是怎样的一年呢?
城区NOA方案新突破
实现类似城市NOA功能的车企选择更强的算力硬件。然而,现阶段城区NOA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算法架构,还包括硬件配置方面的问题。
主流城区NOA方案的硬件配置和算力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目前主流城区NOA方案都采用雷达感知辅助+加强算力模式。
地平线和小鹏汽车共同推动了BEV(电动汽车)+Transformer的端到端算法框架的发展。这种框架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驾驶环境,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基于该架构模型,地平线研发了通过4颗征程5芯片分工实现的智能驾驶方案,可实现高速/城区NOA。这无疑为未来的汽车智能化发展打开了一扇门。
智能座舱的下一年
智能座舱将进入多模交互、多屏融合、主动交互的新阶段。无论鸿蒙座舱系统与魅族Flyme Auto系统,现阶段智能座舱系统的主要进化点,在于打破单车智能的孤岛效应,主攻设备间的无缝衔接。这意味着车辆内部的各种设备和系统将能够更加紧密地协同工作,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便捷的用户体验。
举个例子,驾驶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车载娱乐系统、导航系统和空调系统等,而无需分散注意力进行手动操作。此外,智能座舱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驾驶员的身份,并根据其个人喜好和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
预计明年智能座舱发展方向将是:
-
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将推出自己的智能座舱系统;
-
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的质量;
-
将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
将会加强对座舱内成员的感知。
2024年大概率是一个主打体验的年代,在未来几年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和技术出现,以推动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