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公告列表

车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哪家强?

发布时间:2022-01-18

2021年的车市尘埃落定,相比于“求稳”为主基调的整体车市,新能源汽车一路高歌猛进。从全年数据来看,2021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4.8%,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行业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变化直指未来产业的大势,而对于各个车企来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更是企业在行业变化下的一份成绩单。

自主品牌渗透率相差甚远
从企业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看,部分头部自主车企已经抢得先机,特别是12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传统车企亮点突出。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达十余家,较前期大幅增多。
比亚迪是自主新能源车企中的佼佼者之一,其2021年在纯电动与插混汽车双轮驱动下,表现较好。比亚迪数据显示,比亚迪2021年全系乘用车的年销量达73万辆,同比增长75.4%;新能源乘用车年销量593745辆,同比大涨231.6%,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81.3%。
上汽通用五菱紧随其后,在数据上与其他企业拉开差距。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销量为76.59万辆(不含微车和皮卡)。五菱在小型新能源GSEV(全球小型电动车平台)领域表现突出,2021年GSEV产品销量达45.23万辆,同比增长160%,累计销量超75万辆。五菱新能源车型占企业整体销量的渗透率达57.7%。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闪亮新星。以广汽埃安为首的自主品牌表现格外亮眼。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广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4万辆,同比增长86.3%。其中,广汽埃安表现尤为令人瞩目,全年终端销量12.37万辆,同比增长119%,渗透率达到27%。去年,上汽乘用车全年销量首次突破80万辆,同比增长22%,创下销量历年新高。新能源汽车方面,2021年上汽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达16.1万辆,同比增长107%,渗透率超20%。
2021年,长安汽车销量突破120万辆大关,实现了同比23.1%的增长。长安新能源突破10万辆大关,实现同比增长225.3%,渗透率达8.3%。长安奔奔E-star车型全年累计销量超7万辆。长城汽车销量达128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13余万辆,在总体销量中占比超过10%。吉利汽车2021年全年总销量为132万辆,连续五年蝉联自主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进展仍与其他头部自主品牌有一定差距,吉利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销量达10万辆,渗透率不足10%。
自主以新能源汽车突围
在产业低碳发展的大趋势下,不只是自主品牌,合资公司近两年也开始在新能源车型上下功夫。2021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共交付84.6万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8.9%。2021年新能源车型销量超过4.8万辆,同比增长69.6%,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约为5.6%。
大象转身并非易事,以大众为例,虽然推出了大众ID.家族,但是目前来看整体销量还是被自主品牌甩在了身后。2021年ID.系列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7万辆,未能达到销售8万~10万辆的目标。
从零售量来看,合资品牌、高端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远不及自主品牌。数据显示,去年12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9%,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3.3%。
与传统燃油车时代不同的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上取得了先发优势。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产业消费升级,自主品牌的高端化迎来了发展契机,众多车企纷纷推出高端产品或品牌以满足市场需求。比如极狐、岚图、沙龙、极氪等,其中部分品牌已经取得不错的销量,让产业看到了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从“量”到“质”的变化。
有了良好的开端,不少自主品牌趁热打铁,加紧新能源产品的布局。据悉,比亚迪计划在2022年推出10款全新车型,其中包括7款海洋系列和3款王朝系列。销量方面,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目标销量12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目标销量60万辆,插混车型目标销量约50万~60万辆。
广汽埃安则在为接下来的市场增长而提升产能,其第二工厂产能建设项目启动,新工厂计划产能20万辆/年。随着新工厂投产,广汽埃安2023年将具备40万辆年产能。2022年,长安汽车在基于全新平台的纯电动系列首款产品C385,计划于上半年上市;而集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科技的高端智能品牌阿维塔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已确定最迟于2022年三季度交付。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对记者表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提高,主要是基于五方面因素的支撑。一是原有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二是主要城市油车限购限行等而形成的油、电车政策差异;三是燃油车负积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形成的积分差异;四是特斯拉、宏光MINI、比亚迪汉以及部分造车新势力等的产品真正深耕市场的结果;五是电池及车辆技术进步,尤其是更安全便宜的铁锂电池回归,并且瞄准了用户需求。
市场格局仍存变数
在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超预期的表现下,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原来预期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80万辆应调整到55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到25%左右。然而,原材料价格上涨、缺芯等供应链问题“压力山大”,而且2022年新能源补贴要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都是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成本考验,或将影响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崔东树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参与势力相对很多元,自主品牌是传统竞争者,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加入,新势力企业份额达到了15%。近期外资品牌表现相对较强,特斯拉表现优秀。随着世界新能源汽车的浪潮,跨国车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
“目前的电动汽车市场还远未成熟,虽然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具备了先发优势,但合资车企仍然有发展机会。”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记者表示,合资车企的销量主要由燃油车贡献,因此面临的负积分压力很大,势必要加速发展新能源车型。
据了解,奔驰今年计划将在中国市场推出21款新产品,其中包括8款纯电及插混车型。混动坚守者丰田也表示其将在203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雷克萨斯也将在2035年率先在中国、美国以及欧洲三大主要市场停售燃油车。可以预见,面对自主高端纯电动品牌的超越,二线高端品牌虽然有过辉煌过往,但在电气化时代之下还是面临着严峻转型压力,急需加快转型,以期在未来新能源汽车时代分得一杯羹。
“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佳,本质上来源于合资双方的利益在补贴和‘双积分’政策下已经弱化。在后合资时代,股比放开后,竞争将成为中国汽车业的主旋律。”曹广平预计,补贴退坡完成后,主要是积分政策推动车企的产品新能源化,形成“积分政策是推动,市场需求是拉动”的市场现象。如果未来政策与市场需求匹配度进一步提升,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定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

Copyright © 2005-2024 www.intelligentcockpit.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0137843号